cookieOptions = {...}; .人臉辨識技術發展迅速 看各國如何應用 - 3S Market「全球智慧科技應用」市場資訊網

3S MARKET

3S MARKET
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

How Does Facial Recognition Work? - Brit Lab



OFweek 安防網


近年來,人臉辨識技術飛速發展,已經在多國有了不少應用,並且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
人臉辨識技術飛速發展
人臉辨識系統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,80年代後隨著電腦技術,和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得到提高。該系統整合了人工智慧、機器辨識、機器學習、模型理論、專家系統、視訊圖像處理等多種專業技術,是生物特徵辨識的最新應用。

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迅猛 看各国如何应用

人臉辨識在90年代後期進入初級的應用階段,並且以美國、德國和日本的技術實現為主。近年間,這種辨識技術已經在各國主要應用於政府、軍隊、銀行、娛樂、電子商務、安全防務等領域。

美國: FBI構建人臉數據庫

2014年,國際知名法律援助公益組織電子先進基金會(EFF)根據美國《資訊自由法案》獲知,FBI的「新一代身份辨識數據庫」(NGI)正在蒐集「以被捕者照片為主」的人臉照片,以便更好地辨識犯罪分子。

NGI在FBI現有的超過1億份個人指紋資訊記錄基礎上,加入了掌紋、虹膜、人臉等多項生物特徵數據。FBI局長James Comey向美國眾議院立法委員會表示:FBI正在嘗試透過人臉辨識技術,利用被捕者照片「找出壞人」。

2016年,喬治敦大學法學院隱私與技術中心( Center for Privacy Technology at the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school)對 FBI 人臉數據庫,開展了一個綜合調查。調查報告顯示,該數據庫包含了 1.17 億位美國成年人--佔成年人總人口的 48%。

美國有 1/4 的州或警察局,能夠執行人臉辨識搜索,有超過 1/2 的州允許執法機關,訪問駕照或身份證資料庫,進行人臉辨識搜索。

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迅猛 看各国如何应用

澳洲眼下計劃實施機場安檢改革,在國際機場引進生物辨識系統,透過人臉和指紋等資訊,自動確認入境旅客身份,以取代護照掃描和人工窗口。(網頁截圖)

澳洲:遊客「刷臉」入境
澳洲當地移民及邊境保護局,計劃2017年試用「免人手處理」的新入境系統。


在新計劃下,機場將逐步棄用現有的電子閘門,遊客毋需再經過電子閘門掃描護照,也不用海關人員人力檢查入境者護照。機場將設立電子掃描站,利用生物辨識技術,辨認入境遊客的面孔、眼睛虹膜及指紋,取代傳統出示護照的入境程序。

澳洲政府發言人表示,自動化入境程序便利旅客,並有助海關部門,應對旅客數目增加帶來的挑戰,提高入境效率;同時利於辨識具威脅的入境人士,加強安全保護措施。

此次計劃是澳洲政府前年公佈,「無縫遊客入境計劃」的重要階段。據悉,澳洲政府預計系統普及後,可於2020年前,自動處理高達9成的遊客入境檢查。

芬蘭:Uniqul推出臉部辨識支付平台

2013年,芬蘭創業公司Uniqul推出了,史上第一款基於臉部辨識系統的支付平台,該系統不需要錢包、信用卡或手機,支付時只需要面對POS機,螢幕上的攝影頭點個頭,並點擊確認即可。

Uniqul借助於人臉辨識技術,希望創立「世界上最快速的支付系統」。Uniqul公司稱:「你走到支付設備旁邊後,我們的算法會在幕後,對你的生物度量數據進行處理,找到數據庫裡你的帳戶。整個交易能夠在5秒鐘之內完成,通常你拿出錢包,都需要這麼長時間。」

事實上,「刷臉支付」在中國也逐漸開始應用。2015年3月15日漢諾威IT博覽會(CeBIT)在德國開幕。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發表演講後,還為德國總理默克爾演示了掃臉技術,並當場刷自己的臉上淘寶給嘉賓買禮物,成為開幕式亮點。

日本:巡回表演入場人臉辨識
日本人氣偶像組合「嵐」,2016年進行全國巡演。演唱會前,「嵐」粉絲俱樂部的成員,收到郵件通知,稱在演唱會入場時,將實施「人臉辨識」。


據悉,「嵐」演唱會門票,被稱為「日本最難買的門票」,所以一些買不到票的粉絲,則會求助於一些轉票網站。一萬日元一張的門票,常常被炒到幾十萬日元。

因此,為控制炒票行為,一些事務所推出規訂,粉絲在申請抽籤時,必須發送自己的照片,以便入場時進行人臉辨識。事務所表示,將會嚴格管理照片等個人資訊,同時也解釋稱,此舉是為了讓粉絲們「透過正當管道購買門票,欣賞演出」。

資料圖:社交網站Facebook 2011年,曾因悄悄擴大了臉部辨識技術的使用範圍,引發了外界對該公司,涉及用戶隱私行為的擔憂。(視覺中國)

人臉辨識技術存在多種隱憂?
當前,雖然人臉辨識技術的應用還沒有普及,但不可否認的是,它已經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影響。人臉辨識的廣泛應用,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、鞏固安保措施、遏制犯罪行動。


然而這也引發出一些擔憂,如果有一天人類的生活全靠「刷臉」,而人臉又具有可複製性和不穩定性,如何保證個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已成問題。

政府和警調部門為保證安全和偵破案件,大規模採集人臉資訊建構數據庫,如何保障公民的個人隱私也是問題。

實際上,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每項技術都存在利弊,研發人臉辨識技術是為造福社會,是科技發展的一個趨勢。

但在大規模普及之前,需要時間和市場的檢驗。此外,政府應制訂和完善相關安全政策,讓科學技術真正服務人類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0 comments: